科技創新浪潮勢不可擋,二維碼支付安全達標后終將放行
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家公司的電商、打車軟件大戰之后,3月11號,兩家公司同一天宣布聯推出“網絡虛擬信用卡”,而且兩家的合作銀行均是中信銀行,據報道支付寶信用卡下周就來,微信信用卡正在內測。不過央行下發緊急文件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叫停的還有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
那么,央行為什么要緊急叫停虛擬信用卡及二維碼支付呢?其原因有三個:
一、安全問題。央行通知表示,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突破了傳統手藝終端的業務模式,其風險控制水平直接關系到客戶的信息安全與資金安全。虛擬信用卡突破了現有信用卡業務模式,在落實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保障客戶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進一步研究。
安全問題永遠是各方要面對的重要問題,但安全又分為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個層面的安全就是通知里所說的“模式安全”的問題,突破了現有模式就是不安全的?第二個層面的安全是“技術安全”的問題。技術的障礙最后往往都不會成為障礙,技術的問題最后都不是問題。我們相信,技術的安全性一定會越來越好。再說了,傳統信用卡就安全嗎?發生過太多的信用卡盜刷的案例。
二、央行擔心不能完全掌控和沒有面對新事物的積極心態。
三、觸動了既得利益者,比如銀聯。互聯網公司這么一搞,繞開了銀聯,銀聯賺不到這個躺在床上就能賺到的錢,于是銀聯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央行這個是“暫停”而非“叫停”的說法,說明了央行也明白,這個事是不可能完全叫停的。虛擬信用卡是大勢所趨,無卡支付一定會取代實體卡,這是技術發展的大潮流,這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這個潮流,這個趨勢,不是任何個人,任何組織,能夠阻擋住的?! ?br />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則更強調對創新的寬容,在當天的論壇上郭田勇指出,金融本來就是經營風險的,如果過分關心風險,就有可能扼殺創新。他表示監管層要分辨系統性風險還是非系統性風險,對風險進行量化評估;對各機構的內控能力也要有差異化的評價。“監管層在出臺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管理措施時,應該在創新本身的風險和消費者的利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要把握兩條底線:第一、監管的實施不能以遏制創新、降低金融效率為代價,第二,監管的實施不能成為保護既得利益者的工具。未來應該漸進開放支付清算市場。”
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李俊生也在論壇上表態稱,風險誰都會擔心,但是新興事物的風險最好能有研究和數據之后再談監管策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說,互聯網金融有助于實現我們的金融強國夢。要站在國家金融戰略、普惠金融的角度來呵護金融創新。
央行暫?;ヂ摼W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時,蔡洪波表示,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的安全性問題是央行暫停的主要原因。信用卡需要發卡行進行面簽是全世界通行的慣例,但虛擬信用卡在網上支付賬戶還沒有完全實名的情況下,通過線上發卡,省去和弱化了身份驗證的環節,從合規性和風險要求上來說存在一些問題。當前二維碼的技術安全標準缺失,在支付流通中,如何保證二維碼的唯一性和安全性以及交易的不可抵賴性等都有待完善。
“雖然二維碼支付現在有一定的安全性,但這種安全性是否達到了金融支付的標準還沒有統一說法,這是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的主要原因。”蔡洪波稱,這需要未來對這一安全體系進行建立、達標,然后再推廣應用也是有可能的。
上海信息安全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懷賓對本社表示,二維碼支付存在嚴重安全問題,目前暴露的只是“冰山一角”。目前的移動支付因為消費者使用習慣和安卓、蘋果系統本身的漏洞,很多消費者的信息實際上“裸奔”的,從黑客的角度來看,只是你的賬戶值不值得被盜取。
央行的人都是高學歷的專業人士,不可能不知道無卡式信用必會成為趨勢這個道理。但是,他們更加知道,沒有監管的金融體系是危險的,無論是對廣大客戶的個人信息和資金來講,還是對整個國家金融體系來講,都必須做到監管到位。叫停不是目的,理清監管思路,搞清監管方式,制定監管規范,這才是在重新放開之前要做的事情。
金山毒霸安全專家對此表示,二維碼支付是一種新興技術,而安全與便捷歷來就是天秤的兩端,從來不存在百分百安全的支付方式,對新技術伴生的安全問題,應該以包容的態度在發展中積極解決。金山毒霸安全專家認為,二維碼支付是存在一定安全風險,有些欺詐者將釣魚網站鏈接或者病毒木馬偽裝成促銷二維碼,網民一不小心也可能會上當造成資金損失,事實上,隨著移動支付的用戶規模和交易金額不斷攀升,隨之引發的安全問題確實在大量增加,但在任何一個新生技術發展過程中都會伴隨這些安全問題,應該在發展中尋求解決。
專家建議網民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一,盡可能保護好個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別在地鐵口、公園、超市門口找陌生人辦理信用卡。二,不輕易掃描二維碼,更別一步步下載陌生程序再安裝到手機。三,安裝手機安全軟件。四,收到“中大獎、銀行電子密碼器升級、U盾升級”等短信,不要直接回撥,千萬不要點擊短信提供的網址提交自己的銀行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