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究竟是哪些因素導致二維碼防偽失靈?
自2012年終極碼創始人王清萬發明防偽二維碼后,一時風靡全國,成為防偽行業一項顛覆性的防偽方法,目前,市面上95%以上的產品防偽方法都采用這一防偽技術(食品、化妝品、保健品等等),因為這種二維碼防偽技術擁有比傳統物理防偽無可匹敵的優點:
1、二維碼防偽,辨別商品真偽最方便、快捷,只需兩三秒鐘就可以知道結果
消費者無需專門安裝特殊的二維碼識別軟件;驗證真偽時也不用繁瑣地打電話、發短信。辨別產品的真假,只需用手機輕輕一掃,眨眼之間就能判別是真是假。
2、驗證原理簡單易懂,人人可以識假打假,只需認準防偽的二維碼是不是第一次被自己掃描的就可以立辨真假
由于辨別商品真假的原理簡單易懂,人人打假、全民打假成為現實。以前靠國家強力部門(工商、稽查、專業打假者、職業打假者等)打假,現在幾乎每一個消費者都成為了識別假貨的“專家”,假貨也將在消費者面前幾乎無處遁形,想渾水摸魚,魚龍混雜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了。
3、粘貼二維碼防偽標簽或噴印防偽二維碼,防偽成本低,簡單易實施
4、二維碼防偽,徹底解決了批量造假的防偽世紀難題,采用防偽二維碼的產品,幾乎極少出現造假的情況。
二維碼加上掃碼累計計數器后,就徹底防住了大批量克隆防偽二維碼用于造假的難題。消費者掃描這個商品上的防偽碼,判斷第1次掃碼時間是不是消費者本人來可以判斷這個產品是否是真貨!
從理論上講,任何一種防偽方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盡管二維碼防偽技術擁有如此強大的優點,但是,如果技術環節處理不當依然有一些漏洞,讓造假者有機可乘。現在,我們來深度分析二維碼防偽究竟有哪些漏洞可鉆以及解決辦法。
漏洞一:造假者回收覆層完好的的真防偽二維碼
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廠家往往出于成本或包裝印刷技術等多方面的考量,往往只在產品上設置一個防偽二維碼,如:
其實,這種帶有覆蓋層的防偽二維碼,假冒的人就會回收覆層完好的有真防偽二維碼的包裝,然后將真防偽二維碼數據掃碼提取出來,用于一對一仿冒造假。特別是對于一些高價值的產品,尤其要注意考慮這一點!
那怎么解決呢?
在一個產品上設置2個防偽碼
A、一個在包裝外(瓶蓋外),一個在包裝內(瓶蓋內),包裝里面的防偽二維碼千萬不能有刮刮銀或有覆蓋物,一定要是裸露的二維碼,如圖所示:
為什么要這樣設置呢?
a、這種裸露的防偽二維碼,造假者無法通過肉眼識別出這個防偽二維碼究竟是否被掃碼驗證過,造假者不敢放心大膽地回收。
b、造假者在回收這些防偽碼時,也不敢用手機或其他掃描器掃描進行核實是否還真的有效。
c、如果用手機或其他掃描器掃描核實,必定會將這個防偽二維碼的第 1 次掃描掉,那么這個防偽二維碼也就報廢了。
試問,假如茅臺酒瓶上也設置一個裸露的防偽二維碼,收真瓶子用來灌假酒的人,收瓶子時膽子還有那么大嗎?因為他用肉眼無法識別瓶子上的防偽二維碼還是否有效!也就是說這個防偽二維碼的第 1 次還在不在,他心里沒底,抽真瓶子來造假風險就非常大,很容易露餡。
B、雙層防偽二維碼標簽,底層易碎防整體撕下轉移,如圖所示:
當消費者掃描表面的防偽碼后,下面掃碼后的手機截動畫:
如果顯示的不是第 1 次,從第 2 次掃碼開始,自動提示消費者掃描底層的防偽二維碼來驗證真偽:
當消費者掃描底層的防偽碼后,下面掃碼后的手機截圖:
漏洞二:造假者換域名克隆一個假系統
造假者換域名克隆一個假防偽系統,消費者掃碼驗證顯示出來的內容跟真的一模一樣!
如何防止造假者換域名克隆一個假系統呢?
1、必須在防偽二維碼上標注請認準官方正品域名,如erweima.com:
特別提醒注意:
A、域名是否優質、精品、價值高,代表著防偽公司的軟實力,選擇防偽公司的時候,這一點很重要!
域名最好是315.com,12315.com,fangwei.com類似的高價值域名,千萬不要選一些不值錢的垃圾域名做的防偽二維碼,消費者辨識度不高,也影響產品公司的形象,給人隨時跑路的印象。
造假者換域名克隆一個假防偽系統,也有一個致命弱點:
克隆假的系統產生的防偽二維碼數據,其域名肯定不是官方用于防偽的域名,一旦發現造假,通過域名順藤摸瓜,很快就能查出域名、域名注冊者、二維碼數據庫的所有者信息,公安機關可以很快順藤摸瓜抓到造假的人!即使將域名、數據庫放在國外,但是后臺數據庫操作者的ip地址等信息,也容易露出馬腳,即時定位造假者也不是很難。容易留下線索把柄,是換域名做假防偽系統的命門所在,一般的造假者不敢這樣搞!
B、微信掃描防偽二維碼如何核查域名,下拉屏幕
現在有很多消費者驗證真偽時,基本上都喜歡用微信掃碼,但微信不能直觀顯示看到這個防偽二維碼的域名,所以,微信掃碼后千萬要下拉屏幕,仔細查看這個二維碼的域名是不是官方正品的防偽二維碼域名,如下圖所示:
C、品牌方要在官宣渠道(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大力宣傳官方防偽域名,堵死造假者通過換另外的域名克隆一個假防偽系統,實現貍貓換太子、渾水摸魚的鬼把戲!
漏洞三:掃碼后的真偽提示,一定要準確清晰:
目前,中國有幾百上千家做二維碼防偽系統的公司,普遍存在一個提示不準確不清晰的通病。消費者掃碼后,提示的信息表述不準確,說得似是而非,容易讓消費者產生誤解和爭議,導致判別商品真偽時,消費者和終端銷售人員之間扯皮不斷。同時也品牌方對二維碼是否能用于防偽產生消極負面不信任影響。
我們簡單舉2個防偽失敗的例子:
如是這種提示,當消費者對一個真產品連續多次掃碼,就有可能讓消費者誤認為是假貨。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因為防偽系統開發者沒有考慮到對同一個產品單人多次掃碼驗證、多人掃碼驗證的極端情況,把扯皮的機會傳遞到終端銷售和消費者這一環。
這種提示,更是不負責任!消費者無論掃碼驗多少次,都提示為正牌產品。那造假的人復制克隆這個防偽二維碼,貼到假貨上,不是間接在欺騙告訴消費是真貨嗎?那你這個還能起到防偽的作用嗎?
那么準確清晰地提示爭議應該是怎樣的呢?我們給出了答案:
第1次掃碼提示

第2次掃碼后提示
從第2次起,就自動提示消費者查詢第一次掃碼的時間是不是他本人,如果是,就是真貨;如果不是,就判斷為假貨!
可以掃描下面防偽二維碼體驗:

從第2次起,就自動提示消費者查詢第一次掃碼的時間是不是他本人,還可以解決更為特殊的情況(網絡中斷、數據掉包、誤觸碰手機屏幕等)出現,本來正常第1次掃碼驗證后應該提示消費者這是原裝正品,當這些特殊情況出現后,通過查詢第一次掃碼時間是不是他本人,就能化解由于掃碼次數產生的真假爭議,從而避免扯皮的現象發生。
防偽和造假,是一對永遠糾纏解不開的冤家,只要有利可圖的地方,都面臨著造假者對利益的爭奪和瓜分。防偽和造假是盾與矛的對立關系,作為品牌方在選擇防偽方式、防偽公司、防偽方案的時候,要特別擦亮眼睛,防偽二維碼行業的參與者(公司)幾百上千家,良莠不齊是客觀存在的,一個好的完善的防偽方案,能徹底防住批量造假的情況發生。如果二維碼防偽方案出現漏洞,就有可能導致防偽工作失敗,造假者乘虛而入,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商譽損失。本文由成都終極碼技術部編撰,抄襲或轉載請注明出自終極碼。

<<上一篇:遇到這種防偽二維碼標簽,你想造假?做夢!
下一篇:既簡單又方便的一物一碼防偽防竄貨應用實施方案>>